“和谐教育”是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教育的和谐性就在于,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下述两种机能协调和平衡起来,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自我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和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在创造性活动中,在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和表现”。
从宏观层面看,和谐教育应该是指教育发展的区域和谐与教育发展的城乡和谐。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城市的教育相对发达,乡村的教育相对落后。这些教育上的差距与不均衡不仅反映在教育的投入和办学条件上,反映在教育的发展规模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以及教育质量上。如何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发展步伐,缩小它们与发达地区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是我们建设和谐教育的首要任务。
从中观层面看,建设的和谐教育是指我们要努力缩小城市中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距,实现校际间发展的和谐;各地根据具体条件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适当的空间,实现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和谐;国家在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和谐;国家还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的和谐。
从微观层面看,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不仅要适当的缩小班额,使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端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特殊培养;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克服只重点选拔培养一部分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和只关注学生的应试素质培养训练等教育问题。和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实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和谐教育的提出基于以下四点原因;1、时代发展的需要;2、传统与现代发展接轨;3、各教育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4、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
实施和谐教育有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2、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3、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和谐教育应遵循;1、激励原则;2、 民主原则;3、 内化原则;4、 协同原则。
实施和谐教育的意义
1、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的使命,所以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应当走在前面。
2、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推进和谐教育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3、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