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改进美育教学”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共同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指导方针。江苏省南菁高中这所有着136年历史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882年的南菁书院,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杰出校友,审美已经成为她的文化基因。新时期,南菁确立了鲜明的教育价值追求:以美学精神优化统领学校课程教学文化,用审美教育抵制过度的应试教育,促进师生教育生活的审美化,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根植书院文化的校园美学空间再造
南菁高中在新校建设中充分挖掘校史文化资源,将书院文化有机融入校园环境文化的整体设计中。从讲学碑刻到课生名录,从书院楹联到旧式校门,特别是整座新校区的规划采用历史传统(中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交织的轴线形式,保留了南菁书院的历史风貌,彰显出这所百年名校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沧桑。
南菁校园建设充分体现了文化南菁的韵味。学校中轴线上有一座“正学亭”,亭名源于南菁先贤、江苏学政王先谦联语“由正学生正识、以实心行实事”,此联及亭名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南菁1948届校友顾明远先生题写。亭阁北面悬挂着左宗棠所书的对联“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之谓文”,意为人最大的德体现在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服务,最大的才华体现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这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历史表达,传递出南菁教育的家国情怀。校友黄炎培题写的座右铭“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在校园里格外醒目,成为南菁人的处世准则。这些文化符号讲述着南菁的教育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行为。
书院碑廊、南菁课生名录、箭炬老校门、宗棠古井等历史遗存的复制、移植、创制,构成了典雅厚重的校园书院文化景观,中西合璧,既古朴又现代,体现出百年名校和谐、包容的文化特质,陶冶着师生的性情,孕育出师生心灵深处对美的追求。由一批杰出校友捐赠建立的文化艺术场馆,不仅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更时刻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升腾出崇高的审美意象。
依托美育基地实现学校课程的审美建构
课程的审美建构是指对学校全部课程进行审美化改造,使美育面向学生全体、覆盖教育全程、成就全人发展。2011年获准创建“江苏省普通高中美育课程基地”后,我校依托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按照“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教学的审美性”三个原则,整体构建了“两轴五域三类”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两轴”代表南菁教育“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基本立意,这一源自校园空间建设中历史和现代两条轴线的创想,隐喻了学校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南菁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五域”是涵盖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文社科、科技创新、生活健康、艺术创造、公民社会等五大领域;“三类”是指学校美育课程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三种分层类型,力求实现美育的全程、全面。
美育校本课程的综合开发,具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塑造学生,让学生朝着“科学与人文兼收,道德与审美并蓄”的方向前行;二是发展学校,力求“打造最具中国人文情怀的学校”。南菁体育健康节的主题文化展示是大美育课程体系框架下的综合课程。而在“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这一课程模块中,学生们要对世界各国文化进行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对该国文化进行生动演绎,编写剧本进行表演,剧本创作和现场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文化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在表演中,有的班级选择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主题,以人神对话诠释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选择中国作为研究对象的同学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今天中国“一带一路”的历史画卷。这些课程活动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聚焦审美课堂建设优化教学生态
在美育课程体系整体建构的基础上,我校将美育实践的重心下沉至“课堂”,通过“审美课堂”建设,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审美课堂”的立意是以艺术的、审美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深度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是通过环境创设、文化培育、学科整合与渗透,营造审美的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以唤醒学生;其次是通过课堂教学强化课程意识和价值引领,从注重知识传承转向全面育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强化育人;再其次是将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教学实现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统一。同时,我们进行学校教学生活的审美化渗透,创设促进教与学转化的教学情境;强调学生主体、身心一体,制定审美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总体而言,就是通过教学内容的审美发掘、教学过程的审美实施转变教学方式,实现课程育人。
审美课堂的实施,改变了单一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力图构建互动交融、简约唯美的课堂教学样态。如语文学科构建了凸显审美追求的课程结构,将演讲比赛、戏剧节、诗词朗诵会、学生文艺社团活动等学科实践有机融入课程结构中,让语文课堂指向学生人格完善和精神成长,充分彰显教育美学精神。历史学科基于历史教学文化生态重构开发的系列学科审美课程,是南菁审美课堂建设的生动实践。如探究品鉴类课程突出历史研究的科学意识,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物鉴赏,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从历史遗迹以及器物的形状、造型、功用去理解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化学学科开发了酿酒、豆花制作、野生海带中碘的提取、水的净化及水资源保护等多门拓展课程,与学校地处江南的地域风貌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突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彰显出教学的美学旨趣。
让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境界是南菁教育的崇高追求。我们深信,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引领,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对“美好生活”的引领、诠释与促发。
|